遇到人贩子时,别喊“我不认识他”,利用心理学,这样求助更有效

佚名 举报 | 买帖

遇到人贩子时,别喊“我不认识他”,利用心理学,这样求助更有效2019年10月18日,福州市一名外公带着1岁外孙玩滑梯时,一男子突然冲出抢夺孩子,并大喊:“这是我家小孩!”

老人打不过对方,无奈之下只能求救,小区保安和居民闻声赶来后,起初还以为是家庭争执,后来听老人说“救命”才感觉不对劲,最后合力将男子制服,保护了孩子。

遇到人贩子时,别喊“我不认识他”,利用心理学,这样求助更有效

在很多人印象里,人贩子拐卖儿童的手段,无非就是诱骗、偷等简单的形式,从没想过人贩子如此胆大包天,敢光天化日之下冒充家长明抢孩子。

但事实上,确实有些人贩子会冒充孩子的家长,倒打一耙混淆视听,即便家长百般解释,也很难取得围观群众的信任,眼睁睁看着孩子被抢走。

那么万一我们遭遇人贩子该咋办?为什么围观群众会对家长的求助无动于衷呢?在心理学上,我们或许可以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。

遇到人贩子时,别喊“我不认识他”,利用心理学,这样求助更有效

为什么围观群众会对家长的呼救无动于衷?

旁观者效应

1970年,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尼和达利发现,当有其他旁观者在场时,会显著降低人们介入紧急情况的可能性,自1980年以来,又有60多个实验进行类似研究,其中有90%以上的实验证明,独自一人更可能提供帮助,在场人数越多,受害者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越小。

而这就是著名的“旁观者效应”,也被称为“责任分散效应”,指的是就某一件事来说,如果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,责任感就会很强,会做出积极的反应,但如果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,群体中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。

sh54.zHIli123.Com

遭遇人贩子也是同理,当围观群众发现周围的人很多,很容易就会出现“旁观者效应”:这么多人肯定会有人出手,我不应该先挺身而出。

于是当家长与人贩子来回拉扯,向围观群众呼救时,由于责任的分散,很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。

遇到人贩子时,别喊“我不认识他”,利用心理学,这样求助更有效

从众效应

我们可能遇到过类似情况,当在街上发生争执,处于弱势的一方需要帮助时,围观群众常常会呈现“看热闹”的状态,但如果有人能够出手相助的话,很快大家就会纷纷站出来,一起伸出援手。

为什么大家最开始只是“看热闹”,最后却又施以援手呢?

从心理学上来说,这其实是一种“从众效应”。

所谓“从众效应”,是指人们会不自觉地以多数人意见为准则做出判断,并且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。

当个体处于真实的或者臆想的群体压力下,行为表现往往可能违反自己的初衷。

家长在和人贩子发生争执时,大家之所以很少出手相助,正是因为受到了“从众效应”的影响:大家都没有出手帮忙,我也应该继续观察观察。

遇到人贩子时,别喊“我不认识他”,利用心理学,这样求助更有效

万一遭遇人贩子如何求救?

2016年,一位妈妈带娃乘火车外出,在火车站时有名中年女性与她搭讪,在取得信任后一把将孩子抢了过来,并倒打一耙说宝妈是人贩子,两人陷入拉扯状态。

sh54.zHIli123.Com

这位宝妈急地不知所措,一直大喊“我不认识她,她才是人贩子”,人贩子的团伙却在周围混淆视听,对宝妈表示指责,而人贩子趁着场面混乱,转身就带着孩子消失在人群里。

sh54.zHIli123.Com

不得不说,遇到这样的人贩子团伙确实令人绝望,那么万一有类似情况,我们该如何自救呢?

遇到人贩子时,别喊“我不认识他”,利用心理学,这样求助更有效

如果真遇到人贩子冒充家长抢夺孩子,我们不妨试着将围观群众从“旁观者效应”和“从众效应”中拉出来,让他们有伸出援手的勇气。

sh54.zHIli123.Com

当受到人贩子的诬陷时,我们应该在人群中找到某个特定对象,向其发出求救,并告知需要得到的救助形式,指出对方典型的外貌特征,明确说出自身的需求。

sh54.zHIli123.Com

比如对着人群大喊,“请这位穿黑色运动服的大哥(亦或是穿牛仔上衣的大姐,某个特定的旁观者即可)帮我报警(明确需要救助的形式),他是个人贩子”。

通过这样的方式,让对方能从旁观者变为特定的施救者,有了准确的责任划分,并且能从围观群众里站出来,打破存在的“从众效应”,进而引来其他人的帮助,更好地保护自己。

遇到人贩子时,别喊“我不认识他”,利用心理学,这样求助更有效

结语:

虽然现在社会治安环境并不差,但人贩子并没有真的销声匿迹。

我们带孩子外出时,万一真的遭遇人贩子,一定要尽量保持理智,向围观群众发出更明确的呼救,从而保护好自己和孩子。

同时,当我们遇到有人发生类似争执,不必去分析真假家长,只要把双方留在现场,直接报警即可。

今日话题:万一遇到人贩子,你会怎样求助?